职业健康监护:

0561-5252394

职业病检测评价:

0561-5252166

理化实验室:

0561-5252328

公共卫生监督:

0561-5252268

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公示(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)

发布日期:2024-12-12 16:50:26 浏览次数:139

用人单位名称

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

用人单位地理位置

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

用人单位联系人

杜海

评价报告名称

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

用人单位陪同人

杜海

评价项目负责人

刘曙杰

现场调查人

张守忠、李玉露、李谢军、张旭升、刘曙杰、马剑萍、高伟、焦广良

调查时间

2024.6.12

现场采样、检测人员

张守忠、李玉露、李谢军、张旭升、刘曙杰、马剑萍、高伟、焦广良

现场采样、检测时间

2024.6.20-22

实验室检测(分析)人员

王士军、黄亚北、曹丽、焦艳艳

检测(分析)时间

2024.6.20-7.4

评价项目简介

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境内,行政区划隶属五沟镇(邮政编码:235137),北距淮北市约42km,东距宿州市30km。用人单位共有7个可采煤层,分别为3、51、52、7、81、82、10,主采7、81、82、10四个煤层。用人单位在岗职工1145人,男工1058人、女工87人。其中采煤150人、掘进314人、井下辅助453人、地面83人(含后勤服务52人)、机关145人。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和标准,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,防治职业病,保护劳动者健康。用人单位委托淮北市职业病防治院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。

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

通过现场调查,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:

①粉尘:煤尘、矽尘、电焊烟尘 ;

②物理因素:噪声、紫外辐射;

③毒物:硫化氢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苯系物、硫酸;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概述

生产性粉尘检测结果分析

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粉尘检测结果分析,此次检测的13个工作岗位有4个岗位的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;对用人单位产尘作业场所中18个检测点在其最高浓度时进行短时间采样,其中764工作面、863风巷、863机巷的3个检测点粉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。对于同一作业点出现三天内粉尘浓度差异较大现象,分析原因为采样时段不同,工人存在多工序作业现象,粉尘浓度会有所变化。

对不合格产尘作业点分析结果如下:

    1)764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原因可能为:①用人单位综采机内喷雾喷头部分堵塞,现场雾化效果一般;②采煤机外喷雾喷头水流呈柱状,无法达到捕尘效果;③架间喷雾部分堵塞,雾化效果一般,导致工作面粉尘随综采机割煤旋转而逸散;④现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宽松,造成部分职业病防护设施未能及时开启、有效运转。

2)863风巷和863机巷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,原因可能为:①掘进工作面现场洒水不充分,综掘机上浮煤较多未清理,迎头风流较大煤尘易飘散;②综掘机喷头部分堵塞,喷雾效果一般,导致粉尘超标;③支护作业时,煤、岩巷松动的煤、岩层脱落,随掘进头风流四处逸散,造成粉尘超标。

工作场所化学物质检测结果分析

本次评价,检测的毒物作业点空气中化学毒物的浓度全部合格。

噪声检测结果分析

通过对噪声检测结果的分析,30个检测岗位中有4个岗位的40h等效[A]声级超过职业卫生限值。超标的可能原因分析如下:

1)智能选矸楼机器设备本底噪声值大,多台高噪声设备布置较为集中,造成现场噪声强度叠加,导致噪声强度超标;

2)863风巷、1095放水巷和863机巷掘进工作面支护打眼作业时,一方面锚杆机设备本底噪声值大,钻头与岩石摩擦加重作业点噪声强度,另一方面多台锚杆机同时作业,造成现场噪声强度叠加,工人作业时间长导致超标。

其他物理因素检测结果分析

本次检测的电焊作业岗位,紫外辐射的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。

评价结论与建议

结论、建议见附件

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

专家组评审意见见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