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健康监护:

0561-5252394

职业病检测评价:

0561-5252166

理化实验室:

0561-5252328

公共卫生监督:

0561-5252268

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公示(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)

发布日期:2024-12-16 10:01:39 浏览次数:163

用人单位

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

用人单位地理位置

淮北市东山路222

用人单位联系人

于靖0561-3126235

评价报告名称

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

用人单位陪同人

纪建军

评价项目负责人

马剑萍

现场调查人

张守忠、刘曙杰、张旭升马剑萍、李谢军等

调查时间

2024.11.1

现场采样、检测人员

张守忠、刘曙杰、张旭升马剑萍、李谢军、张志文等

现场采样、检测时间

2024.11.5-11.6

实验室检测(分析)人员

黄亚北、王士军、曹丽、焦艳艳等

检测(分析)时间

2024.11.5-11.20

评价项目简介

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用人单位”)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222号,北起紫昱路,南至中芬矿山机械厂,东起肖淮公路,西至腾飞路。2010年立项,2014年正式投产。登记注册类型:其他有限责任公司;公司组织机构代码为:91340600850828605U;用人单位规模为大型;占地面积七百余亩,职工近千人,拥有各类加工中心、切割和焊接机器人、油缸专用数控车床等高精专设备2000余台,以及下料数字化生产线、液压智能化装配生产线、电镀生产线、锻造生产线、喷涂生产线等专业化生产线和液压支架试验台。涵盖下料、焊接、机加工、电镀、锻造、热处理、装配、喷涂全过程生产工艺。

该公司具有年产966吨锻件、4710根液压千斤顶、21927吨焊接结构件和975台液压支架的产能,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机械加工制造企业。现有职工共786人(其中女职工100人),其中生产人员数为418人。各生产岗位按生产工艺需要,主要采用岗位工(为主)、巡检工相结合的方式配置。

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

1)粉尘:其他粉尘、电焊烟尘、砂轮磨尘;

2)物理因素:噪声、高温、工频电场、紫外辐射、手传振动;

3)毒物:丙酮、乙酸乙酯、乙酸丁酯、盐酸、锰及其无机化合物、铬、氧化锌、氢氧化钠;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概述

1粉尘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针对用人单位29个作业点进行短时间粉尘浓度进行检测,有1个定点(C26焊接位)短时间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在粉尘限值接触浓度的3-5倍之间,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。19个岗位个体粉尘进行检测,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,岗位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 

分析评价:可能存在职工岗位烟尘净化装置未及时开启,或开启后使用不规范,或防尘设施未进行及时的检维修。继续加强产尘作业点的粉尘防治,加强防护设施的检维修和规范使用。现场调查检测时,职工均正确佩戴个人防尘口罩。

2)毒物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各检测点的锰及其化合物、丙酮、乙酸乙酯、乙酸丁酯、盐酸、铬、氧化锌、氢氧化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。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3)噪声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在本次检测接触职业噪声工作的81个作业点,有18个作业点的瞬时噪声强度超过85dB(A),5个岗位(结构件车间电焊工92.8dB(A)、总装车间打磨工98dB(A)、下料车间坡口工91.9dB(A)、电镀分公司车床工87.4dB(A)、工达公司一车间电焊工90.4dB(A))的40h等效声级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,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。岗位检测点合格率为58.3%。

噪声超标原因如下:1.砂轮打磨、坡口打磨、抛光机主要是本底噪声较大,作业人员近距离职业接触且作业时间较长。2.焊接由于焊接材料不同,噪声差异较大,而且焊接作业点较多比较集中,噪声叠加作用。

噪声岗位职工均配备防噪耳塞,其参数NRR值为24dB和29dB。部分岗位同时配备3M(X5A)防噪耳罩如:结构件车间焊工和铆工、总装车间打磨工、锻造车间锻造工和锯床工,其参数NRR值为31dB。以上三种型号的防噪耳塞和防噪耳罩,声衰减值分别为:(24-7/2=8.5dB29-7/2=11dB31-7/2=12dB,下料车间坡口工在正确佩戴耳塞后,预计噪声接触强度为91.9-8.5=83.4dB(A),总装车间打磨工在正确佩戴耳塞及耳罩后,耳塞和耳罩组合使用时的声衰减值,可按二者中较高的声衰减值增加5dB估算。预计噪声接触强度为98-12-5=81dB(A),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,防护效果满足需要。职工在正确佩戴耳塞后,能够达到保护职工的目的。

该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防护工种见表1

1 用人单位关键控制点分析一览表

职业病危害因素

评价

单元

关键控制点

关键控制岗位

依据

控制措施

粉尘

结构件车间

C26焊接

电焊工

 引起其接触水平超标的作业点

1.安装并正确使用、维护焊接烟尘净化器;

2.加强个体防护,正确佩戴防尘口罩。

结构件车间

A17、B08、A27焊接

电焊工

作业点粉尘浓度达到其短时间接触限值二分之一以上

工达公司一车间

P005、P006焊接位

电焊工

噪声

 

 

结构件车间

焊接作业、打磨

电焊工

接触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工种

场所环境噪声超过85 dB

 

缩减作业时间,设置防护设备;

2.高噪声作业与低噪声作业分开设置;

3.定期检维护设备减振、降噪基础;

4.加强个体防护,正确佩戴防噪耳塞。

下料车间

数控切割及坡口打磨

坡口工

总装车间

打磨

打磨

液压车间

数控车床

-

电镀分公司

-

车床

热锻分公司

造、抛丸

-

工达公司一车间

电焊操作位

电焊工

毒物

电镀分公司

电镀

电镀工

铬及其化合物为高毒物品

1.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,合理分配风量,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;

2.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。

液压车间

旋转焊机

电焊工

锰及其化合物为高毒物品

结构件车间

电焊操作位

电焊工

4)高温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作业场所高温检测结果均合格。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5)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作业场所紫外辐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。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6)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合格。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7)手传振动检测结果及分析

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:作业场所手传振动检测结果均合格。检测合格率为100%。

评价结论与建议

针对粉尘超标问题:提出以下建议:1)正确使用焊接烟尘净化器,降低电焊烟尘逸散,加强职业防护设施的维护,保证其良好的防护效果。2)加强职工的个体防护,定期更换防尘口罩、滤膜,保证除尘效率,达到职业病防护的目的。

2)针对噪声超标问题:提出以下建议:1)合理安排人员的作业时间,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基础上,设置合理的操作位置和巡检路线,缩短接触时间;2)对本底噪声较高的仪器岗位,增加噪声作业岗位的轮班,减少接触时间,适当安排工间休息;3)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作业,设置好参数,降低噪声强度;4)为接触噪声岗位的职工配备耳塞和耳罩,损坏必须及时更换。并督导其正确佩戴使用,加强现场佩戴监督管理,加大职业卫生培训力度,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。

3)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,使其能掌握个体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方法,并加强监督管理,督促劳动者上岗时穿戴好个体防护用品;个体防护用品应按要求进行采购、发放、保管、维护、保养和更换,定期检查其性能和效果,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

4)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,提高职工职业危害防治素质。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,张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,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警示标识。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公示。

5)定期对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、在岗期间、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,并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。

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

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较为全面,评价建议具有针对性。